时间:2023/4/9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新华社西宁4月21日电(记者王大千、严赋憬、张曼怡)“牧民都叫它们‘转场鸡’,这可是全村的宝贝。”饲养员热者卜将一把青稞和燕麦混合的饲料撒在草地上,一群体型小、毛色杂的藏鸡奔跑过来啄食,发出“咕咕咕”的叫声。

热者卜是曲哇加萨村阿尼改托养殖基地的一名工人。这位过去靠放牧生活了20多年的牧民没有想到,草原上除了养牛羊还能养藏鸡,藏鸡也跟牛羊一样“转场轮牧”,鸡肉价格超过牦牛肉,鸡蛋供不应求。

远处雪山皑皑,近处黄河水流淌,曲哇加萨村就坐落在海拔米的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河谷草原。为打破以往单一的产业模式,利用好依山傍水、气候冷凉等条件,玛沁县、拉加镇两级党委政府引来藏鸡养殖产业,帮助村民们走不一样的致富路。

“草场都不够牦牛吃,还养鸡?这么小的个头能产几斤肉?一只母鸡年产蛋四五十个也太少了吧?”热者卜说,一开始,他和村民们一样内心充满疑问,跟着县里请来的技术人员边调研边学习,才知道其中奥妙。

“一只1.5公斤左右的普通藏鸡能卖元,一枚乒乓球大小的鸡蛋能卖5元钱。”曲哇加萨村党支部书记多布旦说,散养藏鸡在奔跑中消耗大量油脂,鸡肉低脂肪高蛋白;鸡蛋蛋黄多蛋清少,氨基酸含量高;甚至鸡骨头也因钙磷含量高而成为清炖滋补的佳品。

市场效益好,生态效益更优。阿尼改托养殖基地的另一位村民君丹说,过去只知道多养牦牛,草场来不及休养,牦牛出栏周期越来越长。现在养鸡每月工资0多元,家里的牦牛数量减了一半,草场恢复很快。养鸡的村民们让藏鸡像牛羊转场一样“轮牧”,再加上冬春季补饲,藏鸡产肉产蛋能力更稳定。

经过一年多探索,在这里打工的20余户村民逐渐摆脱了单纯放牧的生产方式。一只只奔跑在山坡上的“转场鸡”,成为村民开创生态致富路的希望。

多布旦说,基地将扩大规模,让“转场鸡”转出源源不断的好日子。(完)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414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