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权威的白癜风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31225/4316558.html 本文转自:新华网 “草原、森林、水源生态系统得到有效改善,生物多样性加快恢复,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明显增多。”24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委副书记、州长叶万彬在“青海这十年”果洛州专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年来,果洛州坚持生态立州战略,有力推进生态保护治理,全州生态环境持续好转。 “青海这十年”果洛州专场新闻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解统强摄 果洛州地处三江源核心区,是中国乃至亚洲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区,也是世界上高海拔生物多样性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 果洛州境内的阿尼玛卿雪山。新华社记者刘金海摄 叶万彬介绍,十年来,果洛州生态保护建设工程扎实推进、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完成总投资28.58亿元的三江源生态保护建设一期和二期工程等重大生态保护治理项目,工程质量和效益评估连续七年位列青海省第一,累计治理草原退化面积(含黑土滩).64万亩、治理荒漠化面积.48万亩,黄河出境断面水质始终保持在Ⅰ类。“十年累计投资3.46亿元,实施人工造林9.万亩、封山育林万亩、森林抚育13.2万亩、义务植树6.8万株、城镇绿化0.5万亩,国土绿化取得历史性突破。” 玛多县境内的湖泊。新华社记者吴刚摄 “果洛州投资11.1亿元,治理黑土滩(坡)面积.84万亩,天然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由年的54.33%提高至年的62%。”果洛州林草局副局长才让尼玛说,这十年来,果洛州构建州县乡村社、施工单位、监督部门环环相扣的‘责任链’,分工协作、共同发力,扎实有序推进退化草地综合治理工作,草原退化现象得到遏制,草原生态功能得到恢复和提升。 果洛州玛多县玛查理镇噶丹村,生态管护员在村子周边的草原上捡拾垃圾。(资料照片)新华社记者张龙摄 据了解,十年来,果洛州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健全,全面完成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体制试点工作,全州91.39%的天然草原划定为基本草原,累计发放生态奖补资金42.88亿元,名农牧民群众受益,在青海率先探索推行林草长制试点工作,深入推进河湖长制,全州生态管护公益性岗位人员达人,人均年工资收入达2.16万余元,实现了生态保护与牧民增收的双赢目标。 果洛州玛沁县境内。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1384.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