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皮炎的最好医院 http://m.39.net/pf/a_9052592.html 青海新闻网讯天高云淡,广袤的草原上牛羊成群,牧歌悠扬。在这片果洛雪域高原喝着优质水源、吃着无污染青草,以肉质鲜美著称的原生态养殖的牛羊,而今远在城市的消费者只需在网上下单,最快次日就能尝到美味。这一嬗变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 搭建平台配送体系全覆盖 今年4月份,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进农村项目建设完成,在东倾沟乡、下大武乡、大武镇、雪山乡、拉加镇等贫困乡村相继建立了电商服务站。 记者在优云乡的电商服务站看到,房间里配置了电脑、电视显示器及服务柜台,旁边还设立了日销品货柜。“乡里很多牧民群众不会操作电脑,这个电视显示屏与电脑主机相连,我在网上的买卖操作,乡亲们都可以在大屏幕上看得清清楚楚。”说这话的是电商服务站的负责人才让扎西。之前,玛沁县电子商务基地对服务站的负责人进行业务培训指导,几轮培训下来,才让扎西和各乡镇的电商服务站负责人都很快掌握了电脑交易平台的操作方式。 说话间,村民索南前来才让扎西的电商服务站领取快递,他告诉记者:“我正好路过服务站,看到门口的电子屏上有自己快递的信息,就过来取了。以前上网买个东西非常麻烦,得上县城去取件。现在有了电商服务站,可以为我们提供邮件和包裹的代收代发、中转、派送等服务。” 电商服务站的建成,实现了牧民需求与全国供销系统产品等资源的无缝链接,同时带动了地方“触网”经济。“自从有了这个网点,我就成了这里的常客。小从手机壳、衣服,大到电视都托网点帮助代买,不仅省钱,也方便多了。最多三五天,需要的东西送到家门口。”索南笑呵呵地说。 之前由于服务资源匮乏、购物不便,这里的牧民要走几十公里山路才能找到一家店。 “一开始的时候,村里人都不相信,买东西可以先收货再付钱,等到我把通过网络购买的衣服鞋子放在他们面前,他们才信了。现在,越来越多的村民通过电商服务站网购日用品,我这里的生意也很快火了起来。”才让扎西说。 不久前,才让扎西还是一名贫困户,现今,他已通过电商服务站开启了自己的新生活。 助力扶贫村民踏上致富路 令人欣喜的是,电子商务进乡镇实现了本地优质畜产品与外部市场的有效对接,有力助推了牧民群众脱贫致富。“电商已经成为牧民脱贫致富的新机遇。”玛沁县电子商务示范基地负责人费航飞说。 此前,由于乡村信息不对称,当地牛羊肉销售渠道单一,中间商多,牧民的畜产品很难真正做到优质优价。如今,“政府+农户+农村合作社+玛沁县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的合作机制,使传统的被动销售方式正得到改变。 费航飞告诉记者,服务站可为村民、合作社发布畜产品供求信息,开展畜产品的推广、销售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对当地牧民来说,产品可直接对接城市市场,大幅减少了流通过程的中间环节,必然会增加收入;对城市居民而言,产品中间渠道减少,流通成本降低,则能以更低的价格购买到更好的产品。 随着服务站的建设完成,电子商务基地为各乡镇服务站开通了线下零售实体店、线上购销平台等多种业务,电商建设团队也会不定期下乡对各个服务站进行平台的操作及相关基础技能的使用再培训。 “多亏了电子商务的培训,我现在可以利用网络发布一些当地特色的产品销售信息,等我做到了,就可以带着村里的人一起销售我们自己的产品。”才让扎西说道。 “农村电商平台解决了畜产品收购、走出乡村的问题,为他们搭建一个平台,利用电子商务的模式,给他们增加收入,我们还引导贫困户根据市场需求发展畜产品,尽早让贫困户脱贫。”费航飞说。电商服务站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服务,也使农村电商在牧区逐渐起步发芽。 费航飞介绍说,下一步,玛沁县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将进一步和乡镇的合作社合作,将农村电商、养殖场打造成一个产业链,以健康、绿色、生态为核心,全方位打造优质畜牧农产品品牌,带动更多牧民群众奔小康。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1680.html |